|
 |
|
 |
|
|
 |
政府网站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监理 |
|
|
|
|
根据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GB/T19668.1-2005),政府网站建设等政务信息工程监理过程分四个阶段,即工程招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验收阶段。监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监理机构在监理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依据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结合监理对象的特点实施“四控、三管、一协调”。
“四控”即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变更控制。“三管”即信息系统工程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一协调”即信息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之间的协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内容贯串于信息化工程监理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
|
|
|
|
 |
是指在实现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总目标的过程中,为满足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质量要求所开展的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项目质量是 |
|
|
|
|
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工程成败的关键,如果质量失控,那么成本、进度、变更控制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质量控制必须贯串于工程建设(不仅限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工程招标、设计、实施、验收、售后服务等阶段,所以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四大控制目标中质量控制列首位。质量控制的手段一般有:专家评审、巡检、旁站、测试、抽查等。 |
|
|
|
|
 |
是指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进行相应的规划、实施、检查、调整等监督管理活动。信 |
|
|
|
|
息系统工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工程进度控制不但要有计划,而且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对计划实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进度控制。进度控制的常用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信息管理措施等。技术措施常采用的手段有:甘特图图表控制法、单代号和双代号网络图计划法、“香蕉”曲线图法等。 |
|
|
|
|
 |
是在批准的预算条件下确保控制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投资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可以花 |
|
|
|
|
很多的钱买最好的东西,也可以花适当的钱买满足需求的东西,还可花较少的钱买满足部分需求的东西。信息化技术发展更新快,降价幅度大,如何判定更合适,可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投资最优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建设参与各方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
|
|
|
|
 |
是指在信息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环境或其它各种原因而对项目的局部改变进行监督管理活动。信息系统工程的特 |
|
|
|
|
点决定变更的经常发生,而这些变更,有些是积极有益的,有些是消极无益的,监理的变更控制就是评估变更的风险,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
|
|
|
|
 |
是指对依法签订的项目合同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与制度。合同管理应该本着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监督各方履行合同的 |
|
|
|
|
行为,确保合同正常履行,维护合同各方的正当权益,全面实现信息系统工程目标的完成,合同管理做得好,将有助于避免各方的扯皮和分歧。 |
|
|
|
|
 |
是指对信息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信息系统工程的信息完整有效,将对工程建设起到重要 |
|
|
|
|
的作用,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等,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和数据,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并提供了完整的历史文档资料。 |
|
|
|
|
 |
是指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将面对的系统本身一系列安全问题,在建设时就必须考虑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应该从硬件、软 |
|
|
|
|
件、工作制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管理,以免系统在使用中被各种因素破坏。 |
|
|
|
|
 |
是指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相互关系协调管理的活动。这里的协调并不一定是各方碰到不同意见后的调解, |
|
|
|
|
而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主动充分调动参加工程建设各方能量的一种管理手段。召开监理例会、专题会议都是协调管理的手段之一。协调管理必须遵守下列原则:公平、守法、诚信、科学。 |
|
|
|
|
|
|